X 关闭
编者按:
(资料图片)
2023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各地气象部门围绕践行“两山理论”,聚焦生态气象服务,强化气候生态资源转化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那么,从全国地理气候区划的视角来看,在我国的不同区域,究竟有哪些气候生态资源?那里的“绿水青山”又蕴藏着怎样的生机与财富?即日起,中国气象报社推出“我们的绿水青山”全媒体报道,带你一起看美丽中国!
第六期:走进西南地区1. 什么是“西南地区”?
根据2021年中国气象局印发的 《气象地理区划规范》 西南地区 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共四个省(直辖市) (西藏单独列为一个一级地区)西南四省(直辖市) 底图审图号:GS(2016)1580号 制图:赵淼
西倚青藏高原 南临热带海洋 在巨大的地形与季风影响下 这片区域内 蕴藏了11种气候类型 在中国,很难再找出其他 拥有如此丰富气候类型的地方西南地区地势图 审图号:GS(2016)1609号
西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在前者影响下的区域 雨热充沛、光照充足 但也存在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等情况 比如四川,川西高原一带暴雨频次少,有些地区基本无暴雨,而四川盆地西部和北部却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暴雨中心。图为2020年8月30日, 在有“天漏”之名的四川雅安 雨城区,受暴雨影响,青衣江水位不断上涨 来源:人民视觉 因毗邻“亚洲水塔”青藏高原 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图为风云三号D星监测彩色合成图 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中部和北部 以长江流域的河流为主 南部和西部 分属珠江流域、元江流域 澜沧江流域、怒江流域等西南地区主要河流、湖泊分布图 审图号:GS(2019)4345号
西南地区也是我国地形 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 东有四川盆地及盆周山地 西有横断山系、川西高原 北有秦岭、大巴山脉 南有云贵高原和多个河谷 横断山系,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因“横断”东西间交通而得名,是我国褶皱最多、高山深谷最密集的地貌区之一。图为风云三号D星真彩色监测图 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李白曾诗曰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来源:星球研究所 2. 西南地区的气候资源 曾经 相对贫瘠而稀缺的耕地 产业类型较为单一的轻重工业 让西南地区留给人们 “不太发达”的刻板印象 然而 独特的地形地貌 与多样的气候类型 孕育了西南地区 “富饶”的气候生态资源 也让其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 有了弯道超车的底气 充沛的降水加上地形“加持” 让这里有了 全国最充足的水能资源来源:星球研究所
西南地区水网密布 水能资源富集 白鹤滩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等 水电基地相继在此建设投产 通过“西电东送” 支撑起了半个中国的电力用度 譬如,屹立于川滇交界 金沙江上的白鹤滩水电站 其发出的绿色电能 仅需7毫秒 便能“闪送”到千里之外的江苏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其关键设备水轮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100万千瓦,位列世界第一 来源:星球研究所
虽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不如东部地区 但西南地区也是 全国“天然氧吧”最多的区域之一2020年,重庆市 奉节县 成 功 创建“中国天然氧吧”;2021年,成功创建“中国气候宜居地”;2022年12月,“三峡凉都”创建通过专家评审。图为奉节天坑景观图 摄影:王传贵
2023年3月,四川省沐川县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图为沐川竹海 来源:四川省乐山市气象局
2020年11月,云南省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获评“中国天 然氧吧”。图为澜沧县景迈山云海 摄影:王莉
仅在云南,就有37个地区 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下辖的13个县(市)全部申报成功 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天然氧吧州”红河哈尼梯田 摄影: 季伟
“避暑旅游目的地” “中国气候宜居城市” “中国气候好产品”等 一批“叫得响”的气候生态品牌 在西南地区遍地开花2019年,贵州省毕节市被授予“中国花海洞天避暑福地”称号。图为毕节百里杜鹃风景区 摄影: 罗冠宇
巫山脆李、江津花椒等 一批气候好产品火爆出圈 气候生态品牌 在这片土地上 已逐渐释放红利图为巫山翠李(左) 摄影: 卢先庆;图为江津九叶青花椒( 右 ) 摄影: 李泽军
值得一提的是 西南地区也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集中分布在云南大部 与四川西部的“三州一市” 即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 云南的太阳能资源总储量 相当于每年获得约556亿吨标准煤 这里,有望成为光伏建设新蓝海图为阿坝州红原县邛溪镇光伏电站项目 来源:阿坝州发改委
在西南一些海拔较高的地区 终年的凉爽气候 不仅有利于康养、旅游 也有助于“东数西算”工程实施 贵州省气象局深度融入地方大数据战略行动,依托“东数西算”将气象高性能算力纳入贵州气象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和省级政务信息化重点项目并完成一期建设。图为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气象高性能算力集群 摄影: 刘国强 再加上较为绿色、实惠的水电 西南地区新的经济社会“成长点” 已呼之欲出 3.如何添彩“绿水青山”? 在西南 围绕气候生态资源 气象部门首要 扣住“水”字作文章 在重庆 气象部门基于卫星资料 对重点湖泊水体 如长江、嘉陵江主干道 长寿湖等水体 以及三峡库区等重点区域 开展长期监测 为水资源等监测利用 提供了决策支持 在云南,气象部门 重点对大型电站集中的 金沙江、澜沧江流域 进行来水量趋势预报分析 深入研究每年3月到5月 蓄水发电关键期的来水情况 有力支撑水电生产和调度 图为风云三号D星监测彩色合成图 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多彩西南 各类气象生态IP也日渐唱响 在四川 气象部门以创建气候生态品牌为抓手 以生态气候资源利用为突破 启动“巴蜀气候标志”评价工作 四川、重庆共同开展了 川渝生态气候资源品牌创建活动图为2023年川渝气候生态品牌产业发展大会 来源:四川省气象局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气象部门 共同启动“气候生态金名片”行动 穿行于西南崇山峻岭间的铁路上 人们搭乘“氧吧专列” 体验“熊猫专列森呼吸” 主题旅游项目 游客与“熊猫专列”合影 来源: 四川省气象局 在退耕还林的葱葱林木下 土特产气象服务走深走实 气候好产品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 发挥出更大实效图为四川雅安蒙顶山茶农正在采摘春茶 来源: 四川省气象局
在昔日气象灾害种类多 预报难度大的西南地区 避害之外,更兼趋利 图为 云南澜沧居民正在表演 拉祜族芦笙舞 摄影: 谭春 绿水青山之间 气象部门努力让这里的气候富矿 绽放更夺目光彩 统筹: 段昊书 姜虹 策划: 谷星月 郭若水 王悦 周蓉 支持单位: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作者: 谷星月( 左燕丽 李 祯 段莹 黄晨然 陈思静 黄诗棋 唐盛 尹丽云 范立张 等有贡献) 审核: 段昊书 监制: 冉瑞奎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32 华西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