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节气说丨今日立夏!红摘樱桃,青拈梅子,迎接清爽初夏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新闻    时间:2023-05-06 14:11:39

今天(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意味着从今天开始,我们告别了万物生长的春天,进入到众生并秀的夏天。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干支历巳月的起始。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立夏”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到这时候已经直立长大了。


(相关资料图)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

立夏·三候

第一候:蝼蝈鸣

蝼蝈,蝼蛄也,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着蝼蛄的鸣叫,夏天的味道浓了。

第二候:蚯蚓出

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出来凑凑热闹。

第三候:王瓜生

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

就气候特点而言,立夏开始就正式进入雨季了。夏季是植物繁茂生长的季节,充足的日照和丰沛的雨量,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农作物也进入茁壮生长的阶段。气温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以后南方已较为炎热,北方则凉爽少雨,而东北地区的气温尚处于春季。饮食起居方面也应跟随当地温湿度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经历过「春生」阶段阳气的一步步萌发,进入到「夏长」阶段,身体内的阳气逐渐向外扩张至体表,这一时期极易出现阳气外越而内里虚寒的状况。而夏与心相对应,随着气温越升越高,人们容易情绪焦躁,从而导致心火过旺,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立夏后「养心」是关键。

夏天是晨练的好时节。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故应顺之。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养生论》:“夏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立夏之际要注意清心除烦,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  

立夏·诗词

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04】立夏

宋·释居简

弦改南薰曲自调,萦回小篆水沉消。

叶舟自打窗前过,只有杨花度小桥。

【05】少年游 立夏

清·孙云凤

著柳烟浓,送春雨细,犹觉峭寒生。帘影参差,绿阴长昼,枝上杜鹃声。

去年今日阑干外,日暖午风轻。红摘樱桃,青拈梅子,何处寄离情。

立夏·习俗

1、迎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2、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3、斗蛋游戏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4、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5、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立夏·两宜

(1)午休

立夏后,正午气候炎热时,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供血相对减少,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频频。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即使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转转眼睛,能促进血液流注到眼部,缓解眼疲劳。

(2)夜卧早起

立夏后,昼长夜短愈加明显,人生天地之间,当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内经》中记载:“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在阴气最盛的子夜和阳气最盛的正午都要休息好,夜里应适当“晚睡”,但不应晚于11点,以保证子时进入睡眠状态,早晨要“早起”,在5点至7点之间起床,能够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用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充足的体力迎接新的一天!

立夏·三忌

(1)冷饮

吃过多冷饮,会让“喜燥恶湿”的脾胃受伤,出现腹胀、食欲减退、容易困倦等消化道症状。夏季高温,雨水增多,易导致湿热盛行。冷饮内积,导致里生湿热,加之湿热天气的影响,人体也容易出现一些不适反应,包括口苦、食欲下降、腹泻,还可能出现皮肤湿疹。

(2)大汗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易伤心阴,耗心阳。心“主血脉”,血汗同源,汗出过多会影响血液的充盈,使心脏功能发挥受阻。立夏以后,自然界中阳气渐长、阴气转弱,气温逐渐走高,体内新陈代谢加快,生活中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可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3)郁怒

夏季属火,火气通于心,心“主神志”,天热心火浮,暑热易让人烦躁不安,心神被扰动,出现心神不宁,心跳加速,进而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素问·上古大真论》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养神对于养生的重要性。进入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往往心躁不安,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症状。所以在精神调养方面,夏季应静心养性,清心寡欲,戒大喜大悲。多静心养神,少贪心杂念。平日戒躁戒怒,静养身心。

文物里的二十四节气·立夏

槐花新绽柳成荫,夏虫初鸣忙栽秧,一切生命的活力在此时开启倍速增长,万物都向着繁盛而去。

我国古代先人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据记载,这一天,天子要率领三公九卿诸大夫前往南郊迎夏;到了明清时期,紫禁城里举行“立夏日启冰”仪式,将去年冬天储藏的冰启封,分赐满朝文武。

夏日开端,万物褪去春的稚嫩,进入生长繁盛季。蚕也不例外,经历一个月的发育,终于到了开动体内小宇宙,吐出缕缕丝绒的时刻。从蚕茧到蚕丝,通过劳动变成丝绸,这个过程赋予蚕丝新生命,也成为莫高窟的创作元素,融进一个个灵动飘逸的飞天壁画,为文明留下记录。

古代石窟壁画显示,时至立夏,日暖、风微、雨细,人们多在露天酒肆、帐篷酒肆、宅子酒肆开怀畅饮。百姓来此任意喝上一碗,称作“打碗”。与山间花木相伴,又有乐舞表演,趁着岁时节令,来一场畅快相逢。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中国日历网、视觉中国等

X 关闭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32 华西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